建议:针对这种情况,全湾建议可采取的措施有:
1. 做好机密数据管理工作,使用访问控制机制,控制内部员工对于机密数据的访问权限,减少机密的扩散风险。
2. 采用技术手段防止机密数据通过电子邮件传递、打印或复制到各种移动存储介质。
3. 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,监测是否有人违规或非法访问了机密数据。当然还要确保所授权的机密数据使用者是确实值得信任的。
全湾以“文件内容”为核心、3A机制为流程、动态权限为工具、管控文档生命周期全过程、完善的客户端防泄密技术、将数据外泄危险降至最低。以全球独家专利技术保护原始文档本身。
作者自动加密机制(AAC),文档存盘即编码并权限管控,文档创建即受保护。全信息生命周期保护,从文档创建到销毁,全程记录并防护;所有文档都受到3A(认证、授权、审核)保护机制,无论文档处于脱机或联机,企业内或外,都可安全无虞。
设备失窃
随着笔记本、移动存储介质的广泛使用,这些设备的失窃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泄密事件——根据Fox News的调查,全球平均每53秒就有一台笔记本丢失。2006年,全球知名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公司有四台笔记本电脑下落不明,其中两台储存有约60000名现任及前任雇员的个人资料,包括姓名、地址及社会福利号码等数据记录,另外还有有关外包业务的数据。
建议:对于移动设备而言,防止其失窃泄密的有效手段是进行数据加密,实际上很多公司已经为笔记本用户部署了主动加密软件,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做法,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保障来落实保密制度,比如动态透明加密技术,这种技术基于内核级驱动,在操作系统层自动在读写磁盘数据时进行加解密,使用者完全感觉不到加解密过程的存在,既可以保证数据安全,又丝毫不影响用户的操作习惯。
员工疏忽大意泄密
最新研究表明,粗心的员工(不是故意的)是数据安全的最大威胁,88%的数据泄露与员工的大意有关。而且这一类的泄密往往和网络传输相关联,如使用P2P软件或者无意中运行网络间谍程序等。
建议: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,数据泄露的数量将会大幅下降。同时也需要配合相应的保密措施,实现机密信息与网络的隔离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有保密内容的电脑和互联网物理隔绝,但物理隔离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率,只有军工军队这种比较特殊的环境,才可能采用。而对于政府单位和企事业单位,完全采用物理隔离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,结合管理手段来做到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均衡。
合作伙伴泄密
统计数据显示,对企业来说,合作伙伴将数据泄露的损失往往比企业内部泄露的损失更大。据Ponemon的年度损失报告表明,外包、转包、咨询和商业合作伙伴造成的数据泄露在不断增长。
建议:
1. 签订包含详细保密条款的服务合同,以确保合作伙伴遵守协议,一旦其违反了合同就能够相应条款对其进行处罚。
2. 对外发合作伙伴的机密文件,一定要进行加密保护。
全湾针对这种情况,研发出了实现图纸外带安全,提供对于外带安全控制功能,在保障离开企业环境的情况下,根据授权使用图档。外带审批作为权限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进行配置,做到灵活与安全兼顾。
泄密渠道五花八门,对广大企业用户而言,最关键的是要选对专业有效的防泄密软件,对症下药,才能将企业泄密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。
©2022 Guangzhou Supreme Info Software Technology Co., Ltd.
广州鼎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粤ICP备09010208号